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學生利用「科學遊戲設計」一個學期的課程,就從對積木完全陌生,到發揮創意、多方嘗試,最後在學期結束前已經能用智高積木組裝出各種不同人體構造及生物骨架,並且可以手動操作讓不同構造及骨架栩栩如生「動起來」。透過學生的創意,讓看似無關的積木零件華麗轉身,成為可以走入校園教學的仿生教具。
授課老師劉藍玉副教授與智高公司長期合作,於四年前開始將智高公司提供的積木運用到「科學遊戲設計」教學現場,利用積木零件彈性大、成型快,並可回收再利用的優勢,讓學生利用積木來將腦中的想法落實,四年來學生的作品從未來交通工具、遊樂場遊戲器材,一直到節肢動物模型、脊椎動物骨架及人體構造運動,種類繁多的作品,充分體現出學生源源不絕的創意。
屏東大學科普傳播系「科學遊戲設計」成果展將於6月11日開幕,假屏東大學林森校區科藝館一樓科技劇場展出至6月16日,參觀時間為每天上午9點到中午12點,下午1點半至4點半,週末不開放。展出內容包括會吐絲的蜘蛛、可以於其中成像的眼球模型、橫行霸道的螃蟹、恐龍骨架、呼吸運動、吞嚥運動模型、以及海洋生物骨架等等。
本次展出特別歡迎中小學老師前來參觀,如有興趣也可洽談移展中小學校園的合作方案,未來科普系如有機會爭取足夠空間,可將優秀的學生作品進行長期展出,並開放給中小學校預約參觀。科普系未來也計畫與屏東縣科學教育資源中心合作,將此課程模式移往中心執行,帶中小學生一起利用積木落實創意,甚至可以將積木做為老師們另一種評量的選項。